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资讯
风沙土改良数据支撑: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指导秸秆还田配比方案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6-25  访问量:20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土因其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风沙土理化性质,秸秆还田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改良措施之一。然而,秸秆还田的效果与施用配比密切相关——用量不足则改良效果有限,过量还田又可能引发土壤微生物竞争性固氮、短期养分失衡等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制定秸秆还田方案,成为风沙土改良的关键技术难点。

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

  传统秸秆还田配比决策多依赖经验判断或简单的理化指标检测,缺乏对土壤结构改良效果的定量化评估。而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的应用,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通过精准测定风沙土经秸秆还田后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等核心指标,可客观评价不同还田配比下土壤结构的改善程度,从而优化还田策略。


  在众多检测设备中,莱恩德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凭借其高精度、高效率及专为风沙土优化的检测模式,正成为风沙土改良研究的重要工具:

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

  仪器对风沙土改良的数据支撑作用


  评估土壤团粒结构现状:风沙土通常质地过砂、瘠瘦、干旱,团粒结构差。莱恩德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能够准确测量土壤中不同粒径的团粒分布和数量,如>0.25mm团粒占比等,帮助了解风沙土的团粒结构现状,判断土壤结构优劣。例如,通过分析团粒粒径分布和水稳性团粒含量,可明确风沙土中各级团粒的比例,为后续改良提供基础数据。


  监测改良效果:在秸秆还田改良过程中,定期使用莱恩德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对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监测,可以评估改良措施的实施效果,了解其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例如,通过对比改良前后的团粒参数,如水稳性团粒占比的变化,判断秸秆还田是否有效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


  基于仪器数据的秸秆还田配比方案制定


  确定秸秆还田量:根据莱恩德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测定的土壤团粒结构数据,结合风沙土的特点和改良目标,确定合适的秸秆还田量。一般来说,适量的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例如,若分析仪数据显示土壤中>0.25mm团粒占比较低,说明土壤团粒结构较差,可适当增加秸秆还田量,以提高土壤的团聚性。


  优化秸秆还田方式: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也不同。通过莱恩德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的监测数据,可以评估不同还田方式(如秸秆覆盖还田、粉碎还田等)对土壤团粒结构的改善效果,从而优化秸秆还田方式。例如,若发现秸秆覆盖还田后土壤水稳性团粒含量增加明显,可优先考虑采用这种方式。


  调整还田时间:秸秆还田时间也会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利用莱恩德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在不同季节对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确定*佳的秸秆还田时间。例如,若在秋季还田后土壤团粒结构改善效果较好,可确定秋季为适宜的还田时间。




推荐标签: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

土壤检测仪厂家山东莱恩德主营土壤养分检测仪、土壤肥料速测仪、土壤重金属测定仪,欢迎来电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嫌疑,请作者本人直接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本站相关内容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 山东莱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629号